985心理学研一,雅思7分,复习时间8周。
我是个佛系考生,对考试始终怀揣着“不吃好睡好,如何考好”的心态。因此,保证充足的休息和娱乐时间是我复习效率的前提,这也就意味着我的复习必须是高效的,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和他人一样甚至更高的目标。
我将复习战线拉到八周,迅速和GMAT分了手,并且在复习期间,心理学的专业素养为我的高效复习带来了不少帮助。
下面请听我向各位烤鸡们娓娓道来吧。
——
1 熟悉GMAT考试
不打无准备之杖,了解GMAT考试框架是我复习的第一步。首先我花了0.5个周的时间来熟悉GMAT考试。
GMAT分为:Verbal语文(句子改错+阅读+批判推理)、Quant数学(问题解决+数据充分性)、IR综合推理和AWA写作,其中Verbal和Quant两部分构成了800分的总分,考试时间为3.5个小时。满分800分的总分由复杂的换算公式得来,同时GMAT是一场自适应(CAT)逻辑考试,这就意味着单纯的正确率并不等于高分,对于pace的把握往往更能影响最后的考试成绩。
pace究竟有多重要呢?
假设现在有10道题,A和B的正确率和做题时长如上图。 在我的理解中,A对考试的整体把握优于B;而B尽管做对了前6题,但耗时长,最后4题可能是时间不够瞎蒙的。因此,尽管B的正确率高,但A与B最后的得分也许并不是B高。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正确率、难度 、时间管理都可能对最后的成绩产生影响,每一部分都不容忽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掌握了考试结构、题型、考试时长等基本信息后,我选择了较为经典的GWD作为第一次模考的材料。此时,模考成绩对我来说是次要的,重点在于实际接触考题、感受考试氛围和节奏,建立熟悉感。
——
2 Quant复习
数学是我复习的第一个科目,大约用了1周时间。GMAT的Quant部分对中国考生而言并不难,也是我选择在前期就开始复习的原因,毕竟中国学生神乎其神的数学能力世界闻名,在这一点上,我对自己有信心。
GMAT的Q部分大概是高中数学的难度。因此,在复习Q的时候,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我并没有选择太多花里胡哨的资料,还是有针对性地以GMAT官方的OG和Prep为主。在看过OG的math review之后,复习一遍数学的基本概念,然后就开始做题,在做题的过程中查漏补缺,掌握不会的知识点。
另外,复习Quant不得不提的东西就是鸡精。回忆Quant的材料较Verbal而言要简单得多,因此我认为Quant鸡精的准确率和性价比都比较高,参考价值也更大。但正如前面提到的,题库仅仅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可惨无人道的是,换库的时间虚无缥缈,毫无规律可言。我在这里罗列出2019年的换库时间,让我们一起感受这谜一般的日期。
说了这么多,其实重点就一句话:鸡精很重要,但不可过分依赖鸡精。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推眼镜),频繁地转发锦鲤、寄希望于自身努力以外的东西都属于焦虑、不自信的表现哦。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我们,提高实力 才是发展的硬道理呀!
——
3 Verbal复习
GMAT的Verbal部分可进一步分为阅读理解(RC)、句子改错(SC)和批判推理(CR)。RC和CR都还能够撑得过去,而SC则是一个我想起来就捂住嘴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的部分。
但是心态奇佳的我怎么可能会被打倒?
我分在Verbal部分的时间可以简单分为:2周SC+1.5周CR+1周RC。
PART 1. SC
在成为一名光荣的烤鸡之前,英语基础并不好的我一度认为看不懂句子就没办法做题,但现实啪啪得打了我的脸。在刷过两遍OG之后,我的Verbal成绩仍然没有显著提高。原因就是基础不够扎实!这时候,我回到了《GMAT高频词汇手册》和《杨鹏长难句》的怀抱。我有一个提高记忆效率的tip也许能帮到大家,如果前背后忘,不妨了解一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结合记忆规律及时复习和反馈,能够大大提高单词的记忆量和记忆时间。
另外,我硬生生逼迫自己摒弃了过去非要看懂句子的想法,开始理解句子的结构。在GMAT考试中,生词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但很多题目并不需要我们完全理解意思,了解句子框架就能做题。我每天训练6-10句长难句,坚持两周后开始看到了效果。《杨鹏长难句》的练习对提高SC、CR真的有很大帮助。
词汇量和杨鹏长难句的学习为我攻克SC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就是刷题,但绝不仅仅是刷题,总结至关重要!光做题却不总结,就无法在大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因此一定要在做题的过程中整理笔记,再说一遍,要记笔记,形成体系!在2周集中的复习时间内,我将之前OG和Prep中的错题重新拿出来,分析每道错题的具体原因,确保自己不停留在似懂非懂的阶段,吃透每一个选项,才逐渐把错误率降下来。
PART 2. CR
CR部分并不难,但理科并不突出的我还是选择用1.5个周的时间来扎扎实实地复习,资料仍然是官方的OG和Prep,关键还是在刷题的过程中总结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我选择通过画图的形式将题目中的逻辑关系体现出来。另外,读题对CR来说也十分关键,CR的题目往往不长,但某个关键词就能够影响整道题,因此切忌一扫而过。
PART 4. RC
而RC的复习开始的稍晚些,大约在3.5周的时候才开始上手,复习资料则还是以OG和Prep为主。阅读无非就是更长的逻辑,我认为还是贵精不贵多。RC的题型多是主旨题和细节题,因此复习时的重点在于训练自己对主旨和细节的把握,掌握套路才能高效复习。
但是,在看大神们分享的时候,我发现Quant往往拉不开太大的差距,Verbal才是甩分的关键!OG作为官方复习资料固然体现了出题思路,但OG的题目难度还是偏简单的。因此,曼哈顿系列也必不可少。GMAT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考试,而国内的教材多从中文角度出发,但曼哈顿则是真正以英语母语角度切入。一份更符合GMAT考试思路的资料对我们烤鸡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的。但是,曼哈顿的难度并不小,为了避免打击我的信心,我并没有一开始就入手。
——
4 整合复习
在分科逐个突破后,我开始了1周的整合复习,用的材料是GWD24,训练做题pace,保持手感,控制在每天1-2套,都在考试时段完成。这时候复习的时间、做题速度都要尽可能地和考试接近。
最后1周我选择在考试时段内进行模考,仍然注意pace,但此时千万不可恶补,重点在于提高自信心。另外,我开始为GMAT考试做准备,从GMAT手册上check了相关指导和需要带至考试中心的物品,若因为自身的失误取消考试成绩就得不偿失了,更何况一路下来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呀!最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确保充分的休息和平稳的心态等待考试当天的到来。
——
5 总结
我将完整的复习进程用一目了然的表格形式呈现给各位备战中的烤鸡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复习进程中,为了提高整体复习效率,有几个不容小视的部分想再次提醒一下大家:
1) 首先是对pace的把握,前面已详细展开,这里不做赘述。
2) 其次是复习资料,为了提高效率,有针对性地选择复习资料是十分重要的。市面上有各种GMAT复习资料,初次应考的我刚开始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都拿来看,但是对考试资料的鉴别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因素。我最重视的还是GMAT官方的OG和Prep,这也是最能帮助我理解出题方式的材料。
3) 最后是老生常谈的心态问题。在复习期间,我认为不必强迫自己一定要花多长时间去复习,如果只是花了时间却没有真的提高复习效率,往往会产生消极心理,认为自己很差,打击信心;另外不要过分寄希望于鸡精和其他外在的东西,实力才是核心;而在临场考试时,一战特别容易紧张,但经历考研的我深知心态平稳的重要性,考试不只是考实力,也考心态、考临场发挥。不妨抱着来体验一番的心态,电脑如果很流畅,下次还可以再来。这样一来,真的开始做题反而能沉下心稳定发挥。
——
GMAT考试大神无数,随便一篇经验帖都在700+,让人望而生畏。但作为平凡的大多数的我们,同样也能冲刺700。
如此佛系的我通过短暂的两个月备考,都能够取得690的成绩,比我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备战时间更长的烤鸡们,还怕上不了700吗?